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㉙奔跑着的“90后”女供应链运营专家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6日电 题: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㉙奔跑着的“90后”女供应链运营专家
作者 彭国威 李柯怡

“人不可貌相”,个子娇小的“90后”张晨,工作不到6年,已先后在国网重庆物资公司计划部、采购部、供应部三个关键岗位工作,是物资领域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你的个人履历看起来很精彩。”
“人太优秀了,各个部门都在‘抢’她。”一旁的公司党建部工作人员道,短短几年,她在每个岗位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耕细作、敢于创新。2021年,在专业上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张晨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供应链运营专家”称号,成为物资领域的“专业工匠”和“创新达人”。
预算不再“拍脑袋”,靠“神机妙算”
2017年,张晨入职国网重庆物资公司,从事计划管理工作,在这里开始了校园到社会的全新转型。
需求预测是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在年初都会做协议库存需求预测,以往计算方式粗糙,去年下了多少单子,今年采购数量差不多就行了,都是‘拍脑袋’的预算,很不准确。”张晨上岗不久,就遇到一个头痛的事情,协议库存需求预测在采购中占很大比例,每年要面对电杆、导线等上百种物资,加上各个供电公司各报各的需求,没有一盘棋考虑,只能人工一个个去统计数据、计算金额,就算是“最强大脑”,都有失误的时候,往往是事倍功半。
在采购前,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凡事爱琢磨的张晨,开始思量着用所学知识改变现状。
受制于综合计划、项目投资变化、工程进度、外部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物资供应“断档”、库存资源“积压”、重复采购等情况屡屡发生。“埋下的隐患太大了,必须找准难点和痛点,彻底根治‘病灶’。”受尽一年多的困扰,张晨主动站出来,领着团队积极携手科研高校,攻破协议库存需求预测难点,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预测和研判,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数学计算模型平台,彻底解决物资管理“买什么、买多少、怎么买”的难题。
“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实践中检验和前行,张晨与团队小伙伴们深入研讨,合力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不到一年时间,大家的科研成果“神机妙算—基于供应链智慧运营中心的需求预测管理平台”上线运营。
产品一投运就好评如潮,先后获得国网公司第五届青创赛银奖、重庆市“五小创新晒”第二名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创赛金奖。
投标不用“来回跑”,找“智慧管家”
2020年,张晨被调到采购部工作。以前供应商都是线下投标书,要抱着厚厚的材料,不辞辛劳地奔波于服务大厅。遇到流程不熟悉的,有可能来来回回折腾几次,惹得一些供应商怨声载道。
“国网公司有一个招投标系统,但是对于一些太大的文件,暂时无法在线传送。”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张晨过来后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做文章,基于现有的招投标系统,再建一套辅助工具,和国网平台完成无缝对接,实现“你无我有”。
经过全体队员的攻坚克难,她在采购部期间,主持完成了国网重庆物资公司首个数字化项目“智能评审平台建设-设计开发”,积极推动公司所有采购活动上平台,实现电子化投标,提升采购评审的规范性。
“所有的招投标流程,在这个智能评审平台均能享受‘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真正的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在电脑上点开平台页面,里面有竞价公告、中标结果、否决公告等各个按钮,让每一个操作者都能一目了然。
采购不会“一抹黑”,可“灵机应变”
采购部上班两年后,张晨再次接到调令,去供应链运营中心(供应部)担任项目管理专责。
不断前行,不断挑战。在这里,她要经常跑现场,看物资供应是否及时,设备参数是否准确,确保采购产品都能好用,工程项目顺利投运。
重庆地质灾害频繁,应急物资需求大,之前各供电公司都是各自报各自的物资需求,国网重庆物资公司在收到层层申请后,往往是派人线下四处打听其它供电公司有没有库存,确定没有库存,再紧急采购配送。
“这种沟通‘壁垒’让信息链条长了,耗时也久。”张晨说,“现场工作人员也不是物资专业的,时常也会出现信息不对称。”
立足所需,她又开始主动探索“大云物移智”技术,构筑“灵机应变—打造多元智慧供应链”,通过给每个物资装上芯片(实物ID),将有唯一身份证的产品信息数据全部储存到一个系统“资源池”。用户只需在终端扫码,数据就会自动传到管理后台,管理人员根据需求信息,及时就能发现全市相关产品的库存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周转调配。
“去年,重庆多地遇到突发山火,当时急需几吨的架空绝缘线,我们不到2小时就把物资配送到了火灾现场。”张晨道,如果是以往,最快也得半天时间,现在靠技术创新,大幅缩短了物资供应时长,为电网安全运行及供电优质服务提供了坚强支撑。

“这个项目在去年获得了国网公司第六届青创赛金奖,让我们公司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回忆那段夺金之路,张晨至今感慨万千,历史上的青创赛,都是在发达地区的城市之间比拼,西部城市的参赛者很多时候都是“陪跑”。
“我心态崩了,可能会连累大家冲击决赛。”
“再坚持一下,要不咱们一起看看东京奥运会吧。”看到苏炳添跑进了9秒83,那一晚,张晨和团队成员失眠了。
“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在意成绩,做自己的冠军不也是一种超酷的选择吗?”就这样,大家自觉把集训的下课时间从21点变成了22点,再到干脆能熬到几点就是几点,无论多困难,一个人还在坚持,所有人都会为陪他而坚持到底。
不言败,不放弃。张晨和伙伴们一路冲杀,最后爆出冷门,成功摘下金奖!
常言“隔行如隔山”,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张晨都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新部门缺少一些标准化的操作规范,让不少新人到了有点手忙脚乱。“很多部门的具体操作经验,多是靠同事口口相传。”张晨直言。
工作有标尺,干事有准绳。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张晨,总会快速学习和掌握各项专业知识,然后再汇总编撰,先后牵头编制了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计划审查管理工作指南》《物资计划管理工具书》《授权采购工作手册》等多项制度和标准。
是金子总会发光,2022年,作为国网重庆电力选派的智慧运营(高端智库)专家,她参与到国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协调组,分析研判公司内外部重大政策形势,开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深度参与多项重点任务建设,获得了国网公司物资部和数字化部表扬信,为公司在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
奔跑着,快乐着。
多年来,张晨总是喜欢深入工程现场开展项目物资履约服务工作,永川500千伏新建工程、云阳220千伏扩建工程等重点基建项目都留下过她忙碌的身影。“只有工作‘接地气’,做事才能‘有底气’。”张晨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