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文学经典 话剧《尘埃落定》将首登重庆舞台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6日电 (记者 何蓬磊)15日晚,2023川渝话剧双城记系列活动——从茅奖作品改编话剧《尘埃落定》对谈川渝文学与戏剧活动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现场,《尘埃落定》原著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以及川渝文学界、戏剧界嘉宾以对谈形式与现场观众畅聊茅奖作品、文学经典《尘埃落定》。

据悉,20多年前,藏族作家阿来走遍了四川阿坝州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翻阅了18位土司50余万字的家族史,写下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此后,小说被改编为舞剧、川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2020年,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将这部文学巨著浓缩成为210分钟的话剧搬上了舞台,由曹路生编剧、胡宗琪导演。
“话剧改编时,我们尽量保留了原著的语言美感和基本情节来推进故事。以傻子独白的形式让剧情在未来和当下、内心与外界等双重空间切换,构建出一部人类社会的寓言。”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鸿亮说,为了带来沉浸式体验,改编在舞美、服装以及音乐方面都下了功夫。
舞台上,通过多重空间并存架构,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土司社会。服装造型上,200多套华服、80多条皮草以及专门从川藏地区采买的大量藏饰,再现了土司的末世奢华。而当地民歌、小调等配合电子音色、弦乐以及当地特色民族乐器,则多层次对撞出强烈的音乐交织感,在烘托角色情绪的同时也为作品带来听觉层面的民族风情与神秘感。

阿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尘埃落定》改编的样式很多,但是相对于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自己更喜欢舞台剧。“舞台剧是在一个特殊的空间里,演员的表演都在你面前真实发生,从而会有一个真切的交流,不像影视是隔着一个屏幕。而且话剧、舞台剧,每场演出都是演员与观众的一个碰撞,每跟观众碰撞一次,他都会有一个改变。”
在谈及话剧《尘埃落定》到底是如何“再现经典”、还原原著的诗性灵动?阿来则表示,30多万字的小说用3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舞台呈现无疑是巨大挑战,舞台的时间和空间都受限制,要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小说的精髓都展现出来非常不易。即使如此,他也没有介入话剧改编之中,他对话剧创作团队给予了最充分的信任。
“因为这部话剧,我现在甚至都喜欢进剧场看舞台剧了。”阿来表示,这部话剧保留了原著的神韵,编剧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出神入化,希望观众喜欢这部话剧。
据了解,作为2023川渝话剧双城记重磅剧目,话剧《尘埃落定》将于2023年11月17日、18日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连演两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