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渝举办 携手推动全球水文遗产主题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22日电(贾楠 梁钦卿)21日—23日,2023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涪陵召开,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重庆市文物局)指导,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承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支持。

会议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遗产”主题展开学术研讨,并就“白鹤梁-尼罗尺联合申遗”的可行性及策略进行对话与交流。来自中国、埃及、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等多个国家的水与遗产专家共45人参加会议。
法国南特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米歇尔·科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亨克·范·沙伊克(荷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主席里玛·胡贾以视频和连线的方式就《水资源管理中的文化遗产》《水管理和水相关遗产》和《斋普尔水下遗产结构(印度贾斯坦邦):概述》作主题发言。
在“白鹤梁—尼罗尺联合申遗可行性及策略讨论”环节,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九江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项目团队就《“长江白鹤梁-尼罗河罗达岛水文遗产”联合申遗的挑战、价值与策略》和《中埃水文遗产的特点与价值》作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白鹤梁题刻和埃及尼罗尺石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遗产价值研究、申遗路径及策略进行对话与交流。
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靖开媛表示,涪陵区将认真梳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全面总结这次会议的经验成果,并通过本次研讨会为水文遗产保护建立一个持续对话交流的“朋友圈”,携手推动全球水文遗产主题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钟前元表示,白鹤梁题刻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展示节点之一,要进一步加大水与遗产的价值研究,讲好大河文明、特别是长江文化故事,促进文化保护传承,推动文明互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