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容:“追光”三十七载 为百岁婆婆撑起多彩天空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4日电 刚入冬,一场细雨裹着寒意,笼罩在海拔千余米的恒合土家族乡七星村。走进1组黄佐容的家,顿觉暖意融融。
明亮的客厅中间,取暖桌上的汤锅滋滋冒着热气,喷出诱人的肉香。围着桌子摆放的沙发上,向一美安详地眯着眼,烤着火。环顾四周,屋子干净整洁,明亮多彩,家具家电应有尽有。漆黑的厨房里,黄佐容熟练地淘米下锅、插电按键,然后用手摸着,快速走出厨房,走向沙发,凑到向一美耳旁轻轻喊:“妈,要上厕所了不?”
一明一暗的对比背后,是完全看不到一点亮光的盲人儿媳为106岁婆婆撑起的亮彩天空。
从17岁视力丧失而坠入黑暗世界,到如今独立撑起贫弱之家,在黑暗世界中创造亮彩生活,给予家人和婆婆温暖,黄佐容用37年的“追光”经历,战胜“黑暗”,赢得生活。

17岁失去光明 挑战黑暗勇敢生活
初见黄佐容,她穿戴整洁,身姿轻盈,精神十足,随时乐呵的笑脸,让人很难相信她是盲人。
黄佐容出生在恒合土家族乡箱子村,小时候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她曾拥有彩色世界,多姿童年。然而,17岁的一场病后,她的视力开始逐渐丧失,不到一年就完全失明,从此坠入了黑暗世界。
“当时怕极了,眼睛睁着,却什么都看不见,那感觉就像身上压了一块大石头,踹不过气。”黄佐容说,她感觉天都塌了,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但一想到身边的家人,她决定好好活下去,对“黑暗”发起挑战。她开始学习摸黑走路,摸黑干活,让自己在黑暗中可以自理。
但是,这是一条艰难的路。黄佐容回忆,在黑暗中走路,摔跤是常态,腿上、身上、额头经常都能摸到肿包。摸黑洗衣、做饭甚至干农活,烫伤、砍伤更是数不胜数。“看嘛,手上现在摸着都是一条条的疤。”说着,黄佐容伸出手,露出满是刀疤的手指。
无数次的摔倒和受伤,并没有吓退黄佐容,她反复练习自己的平衡感和方向感,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将家里每样物品的摆放位置和之间的步数记在心里,让自己在家里行动自如,不仅实现了生活自理,还为家里承担了不少事。
1989年,在她20岁时,经媒人撮合,她嫁给了比自己大23岁的蒲承元,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挑战。
依靠自强双手 摆脱贫弱勤劳致富
蒲承元家庭困难,但人老实本分,对黄佐容照顾有加。他不嫌弃黄佐容视力残疾,黄佐容则不嫌弃他的家庭和年龄。
结婚后,夫妻互相扶持,相互尊重,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儿。
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开销。为了挣钱养孩子,蒲承元不得不去外面挣钱,照顾孩子的事就落在了黄佐容的身上。
由于眼睛看不见,孩子的每一个情绪和动作,都得靠手探索,靠耳朵仔细听。为此,黄佐容每天都绷紧神经,只为在黑暗世界里给女儿满满的母爱。
而另一边,由于文化不多,蒲承元只能做一些体力活。周边谁家修房打塘,他就去背砖抬板,挣一些辛苦钱。黄佐容心疼丈夫,趁着丈夫出门,她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包揽了家里全部的活,甚至还忙到家外,照顾田地里的庄稼。
翻土挖地、春种秋收,对于黄佐容来说,在日复一日的反复摸索中,成了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
“第一次看到她时,她正在掰包谷,双手先是摸一摸,摸到玉米棒子后,麻利一掰,起初我觉得有些奇怪,得知她双目失明,我一下就震惊了。”七星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海生说,第一次入户走访时,正碰上黄佐容在山坡独自劳作,那既小心翼翼摸索又干脆利索的动作,令他至今难忘。
“插秧的时候,因为看不到,她就跪在田里,半个身子都泡在水里,摸索着把秧苗插进泥巴,效率一点都不比别人低。”陈海生回忆道。
不光操持家务、照管田地,黄佐容还养猪、养鸡、养羊,甚至到附近烤烟加工厂干活,用一双自强的双手,让家庭摆脱了贫困。
2018年,丈夫蒲承元双腿出现病痛,随后做了脊椎手术,只能依靠钢板支撑站立,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家外的事情全都落在了黄佐容身上。但变故并没有压垮她,家里仍然保持井井有条,地里一茬茬地长出庄稼,圈里的鸡子和羊子依然肥美。
近几年,依靠勤劳的手,在各项惠民政策的照顾下,黄佐容一家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过上了滋滋有味的小康生活。
“家里啥都不缺,大女儿成了家创了业,小女儿读大学,低保还为我们一家兜了底,日子过得一点都不比别人差。”黄佐容说着,脸上又乐开了花。
追光三十七载 成为百岁婆婆的一束光
身处黑暗,战胜黑暗,黄佐容成为了左邻右舍都称赞的能人巧妇。
但更令大家称赞的是,黄佐容始终有一颗善良上进的心,在黑暗中活成了一道光,照亮和温暖了一个家。
“我虽然双目失明了,看不见东西,走路、干活都很困难,但我身体还硬朗,还能干活,不麻烦政府和他人,靠我自己把日子过好,才说明我这个人活得有价值。”黄佐容说到这里,又笑了起来。
在人生路上,黄佐容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艰辛,却一直想着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拼出一片光明。
“从来不向村里讲条件提要求,甚至在我们主动落实政策时,还婉拒过低保。”七星村党支部书记陈辉平回忆,根据黄佐容家庭实际情况,前几年村里落实惠民政策,黄佐容考虑到丈夫蒲承元身体尚好,还能劳动,曾婉拒丈夫吃低保,其自强自立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
黄佐容的婆婆向一美已经106岁了,10年前开始双下肢萎缩、肌力下降,不能独立行走,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此前,向婆婆一直跟着女儿生活,黄佐容时不时前往照顾,送上衣物和钱,从来没有缺失对老人的孝道。
前些年,向婆婆的女儿不幸患癌,照顾母亲力不从心。黄佐容二话不说,立即将婆婆接到自己家照料。
每天,她为老人弄软烂的食物,准备充足的鸡蛋、肉,满足营养需求。时不时带婆婆到院坝晒太阳、透透气,每隔两个小时询问婆婆是否想上厕所,并坚持每天夜里起床两次,照看婆婆睡觉和上厕所。
“现在养成了自然醒的习惯,每到凌晨2点醒一次,4点多又醒一次,你说奇不奇怪?”黄佐容笑道。
照顾婆婆吃饭睡觉,给婆婆洗脸洗脚、梳头打扮,黄佐容事无巨细,样样都做到老人的心窝上。
“我说不来什么话,只晓得我这儿媳妇心好,让我100多岁了还能享福。”说起盲媳妇黄佐容,向一美声音激动而洪亮,一个劲点头称赞。
邻居们听了,接上话茬:“有了这个好儿媳,你再活十来年都没问题。”
不向黑暗妥协,勇敢地破茧而出,成就自己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善意。如今的黄佐容,已活成了百岁婆婆的一束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