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㉗电网“女尖兵”:读得懂“土语”,看得透“岩色”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7日电 题: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㉗电网“女尖兵”:读得懂“土语”,看得透“岩色”
作者 彭国威 罗永皓 梁燕
整夜秋雨,并未完全褪去九月山城的暑意。天色蒙亮,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勘测室地质工程师李信,迎着晨露踏上了崎岖而又泥泞的山间小道,前往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菜茵村半山上的一处荒地。那里,永川城东220千伏变电站即将迎来首日地质勘察。
“不要踩空了!”
走在前面的李信提高嗓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盖过不远处的机器轰鸣。闻言,记者拨开面前接近一人高的杂草,跟随她在没有道路的荒地里继续前行,耳边不断传来金属敲击岩石“砰砰”的声响。顺着声音源头望去,杂草尽头的一方空地上,两名工人正围着一个高约5米的钻机来回忙碌。
“我的工作就是‘读懂它们’。”李信手指向钻机旁,一排刚刚钻取出来的圆柱状岩芯被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

自我超越:掌握岩土中的“密码”
颜色、结构、构造……岩石的每个细节都蕴藏着不同的地质“密码”。只有读懂它们,才能为电网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想要读懂它们,不仅要熟记和掌握它们的规律,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求学到就业,满打满算李信跟岩土打交道已经有十五个年头。在李信的记忆中,地质工程师这个职业领域,女生极少。“无论是本科4年,还是研究生3年,班上的女同学都都是以个位数计算。不仅如此,本就不多的女同学,还有一部分在毕业后转了行。”
一路坚持下来的李信,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女地质工程师,也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唯一跑野外勘察的“土”姑娘。
学过地质工程专业的人都有一个梦想:那便是考取“岩土工程师证”。这张专业内的“殿堂级”证书,被看作是地质工程行业的一块“敲门砖”,但是其考取难度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2015年参加工作开始,一心专研本职工作的李信为自己立下目标——拿下“岩土工程师证”。2018年,她开始第一次考试复习,只要有工作空闲,就拿出资料翻一翻。期间,儿子出生,她便利用产假复习。“必须动用全部业余时间,才有通过的可能。”

考取“岩土工程师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李信曾在数次考试中遭遇失利。其中,2021年的考试中,因为2分之差与成功失之交臂。“复习耗费了大量精力,也失去了陪伴儿子和家人的时间,我当时压力很大。”出于对专业的初心,李信重新收拾心情再次应考,终于在2022年通过考试。
“拿到这个含金量十足的证书,无疑增加了自己的专业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更加清晰、更加有信心了。”李信说。
野外作战:为二十余项电网工程“取证”
“整个场地总共要钻30多个孔,进场后每天至少打3个,才能保证工期”永川城东220千伏变电站建设现场,李信巡查完一处钻孔后,迈步朝着另外一处钻孔施工点走去。她向记者解释,接下来的十余天里,确保每个钻孔保质保量,且不耽误工期。
“那岂不是这一周多都要呆在现场,不能回家?”
“很正常,我的职责就是要跑在工程前面,查明地质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参数。”
……
在电网工程领域,每当设计人员提出一项工程设想,作为勘察人员就要深入杂草丛生、荆棘茂密的荒芜之地,开展勘察等相关工作。不断对岩土“拨茧抽丝”,最终形成一份份勘察报告,为未来的电网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一份份报告的背后,是一位女性地质工程师的付出和艰辛。野外作业,大多时候都只能走路,遇到陡峭的斜坡还要手脚并用地攀爬,带刺的草木会在身上留下道道血痕。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在李信看来,从事岩土勘察,爬坡上坎、风吹日晒都是外部因素,是可以克服的。“最难的还是协调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信先后参与长万一二线、蟠龙送出、金明线、万南线、重庆东、圣双线、悦翠线、巴南仙池、大正沟等20余项工程的岩土勘察。
“有一年,100多天的时间都在外出差,少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没办法,只能尽量在不出差的时候多多陪陪他。”话语中,李信有些无奈,但也很坚定。“毕竟我身处电网工程的最前沿。”
识土断“案”:应急突发显“身手”
“土层、砂岩、泥岩……”
拿起一截岩芯,李信将其重重地拍在地上,仔细辨别其岩性特征,“每一个颗粒都是经年累月的沉淀,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处。”
2022年2月2日,正值大年初二,酉阳发生“覆冰倒塔事故”。李信刚吃过午饭便接到上级电话通知其前往现场进行应急抢险。简单收拾好行李,李信和电气、结构、测量、水文等各专业同事一行7人奔赴酉阳。并在当天晚上11点到达酉阳后,讨论好初步方案。

3日清晨,天还未亮,天空下着小雪。顶着寒风,李信跟随同事踏着路上的积雪走路赶往事故铁塔处。李信发挥自己在地质勘察方面的特长,沿着线路方向对前视后视相邻塔基及走廊路径进行现场踏勘,并做好相应记录,为后续改线方案提供专业建议。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就形成了抢险方案。
令李信最难忘的工程,还有500千伏金山—明月山送出工程。这是李信第一次深度参与管理的500千伏工程。“金明线”全线45公里左右,120多基杆塔。其中,有一基位于渝北悦来变电站附件的四回路塔,塔基回填土层厚度将近40米,勘察设计施工难度很大。
在基础浇筑时,有一根桩基出现漏浆现象。站在地质专业角度,李信综合考虑高回填区域漏浆情况以及多方面因素,积极配合业主方及时进场,进行地质钻探。同时克服疫情管控、钻孔靠近燃气管道等各种困难,顺利查明情况。
随着太阳西斜,永川城东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场地内三个钻孔作业已接近尾声。李信找了一处土坎席地而坐,拿出手机看着自己儿子的照片,脸上不觉露出了微笑。夕阳洒在她的身后,照亮了她为电网建设探索未知所留下的“铿锵”脚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