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馆把“科技馆里的思政课”带进校园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2日电(记者钟旖)21日,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重庆科技馆走进重庆市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开展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校园行——“巨星闪耀 追光而行”重庆科技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240余名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科学、理解科学,进一步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据介绍,“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是现代科技馆体系贯彻落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讲座、组织科技辅导员讲述科学家故事等形式,将“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搬进校园,目的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点亮精神火炬,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重庆科技馆邀请到重庆动物园高级畜牧师尹彦强博士为同学们带来《“熊猫人”的守护故事》,分享了“大熊猫为啥有黑眼圈”“大熊猫最喜欢吃哪种竹子”“大熊猫名字的由来”等大众关注的问题,并围绕大熊猫的生活日常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在科学家精神宣讲环节,由重庆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组成的宣讲队伍首次亮相,宣讲队成员们围绕解答“这个时代,我们应该追怎样的星?”以“追科学星 筑强国梦”为题为同学们生动讲述并演绎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天文学泰斗叶叔华、石油科技领军人物王德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四位科学家的科研故事。
据介绍,重庆科技馆“科技馆里的思政课”通过将生动鲜活的科学家精神与思政课程有效地融为一体,旨在弘扬和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努力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下一步,重庆科技馆将继续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扩大弘扬科学家精神覆盖面,同时拓深、拓宽“思政课堂”,开展科学家精神思政主题活动、研发科学家精神思政主题课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