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万州“秋秋工作室”:专治“疑难杂症” 守护群众安宁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2日电 (记者 何蓬磊)社区警务室处于平安建设最前沿,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第一阵地。近日,万州首个以社区民警命名的工作室——“秋秋工作室”经重新整合后全新上线。
万州区公安局红光派出所辖区为万州高笋塘核心商圈,人口密度大,重点单位多等诉求群体活跃,各类矛盾交织叠加,纠纷难以化解的问题时常出现。社区民警周桂秋在工作中创新出“六步矛盾排解法”和“15字群众工作法”,即“全面排、用心听、依法调、融理讲、倾情帮、及时访”和“坐得拢、谈得来、听得进、帮得了、办得实”,在维护辖区社会和谐、平安稳定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她主动帮扶困难群众,公正调处矛盾纠纷,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深得辖区群众的信任和喜爱,大爷大妈亲切地唤之“秋秋妹”。为将周桂秋的心血和智慧广泛融入到辖区基层治理工作中,2021年8月,以周桂秋命名的“秋秋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记者走进工作室大厅,“让服务与群众更近,让民警与居民更亲”的字样顷刻间拉近了警民关系。右转来到调解室,墙上的“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让人顿生暖意。
在这里,群众可以喝水解渴、歇脚休息、急救取药、暂存物品等。记者左拐进入“智慧社区警务平台”,这是集“警务、社区、街道、视频侦查、治保”五大群防平台于一体的智慧办案终端,对辖区案事件能迅速反应,还能提供警务自助服务。“秋秋妹”介绍,此举实现了“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赋能转变,最终实现了“安民”和“强基”双赢。
今年3月,辖区某私人医院因患者救治问题与病人家属发生矛盾,相关部门进行了数次调解都无济于事,眼看纠纷愈演愈烈,红光派出所领导点将“秋秋工作室”出马。
“我和团队成员到场后,全力控制喧闹的场面,之后力劝死者家属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好。”周桂秋称,“秋秋工作室”团队成员反反复复做工作,历经6小时,终于成功定分止争。
普通警务室大多是“一处民警驻点、一处调解房间”,而“秋秋工作室”则是“一个爱心驿站、一个普法宣传站、一个社情民意收集站、一个矛盾化解‘门诊’”。在拉进警民距离、提升群众信任感的同时,工作室还建立了一套调解系统资源库,对疑难矛盾纠纷采取“会诊”化解模式,将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人结对共建聚合力,以专业团队集中攻坚,实现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成为万州区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方。
去年7月,两名初中生在高笋塘广场嬉闹时撞倒八旬老人傅某,因无有效监控,孩子家长欲抵赖,事情久拖未决。周桂秋和团队成员通过向家长分析利弊,从监护人的角度予以劝导教育,仅3天便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他们不但爽快赔偿了老人4000余元医疗费用,临别还拉着周桂秋的手,真诚地说:“差点为了这点钱给孩子们做了坏榜样,还好你们警醒了我们。”
据了解,“秋秋工作室”建立后,成了警民联动防范宣传的“安全阀”,热心服务真诚为民的“暖心屋”。3年多来,共调解矛盾纠纷1081起,调解成功率达98.5%以上。(完)